主管QQ:站内信联系

我国色谱仪行业发展:中标量大幅增长 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空间广阔2025-06-18 09:06

  近年来,在政策支持和助力、下游行业发展拉动增量空间等因素推动下,我国色谱仪市场规模持续扩容。从中标情况来看,2024 年我国色谱仪月中标数量和中标金额均实现同比“12连涨”,全年累计中标数量和中标金额同比增长均超过200%。此外,我国色谱仪企业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,高端产品供给不足,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,进口替代空间广阔。不过自2022年起,其进口量和贸易逆差额均有所减少。

 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《中国‌‌色谱仪‌‌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(2025-2032年)》显示,色谱仪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精密仪器,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优点。它通过利用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差异来实现分离,主要分为气相色谱仪(GC)和液相色谱仪(LC)等类型。色谱仪属于高端分析仪器产业,技术难度高、研发难度大。近年来,我国相继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 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》《计量发展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等政策,聚焦色谱仪研发和研制等方面,支持和助力光谱仪行业发展。

  随着技术进步,我国色谱仪应用领域不断拓展,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、环境监测、生物医药、化工、生命科学、地质勘探、新能源等多个领域。这些下游行业的发展为色谱仪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。以生物医药为例,目前色谱仪可用于药物分析、药物代谢研究、临床检验等方面。近年来,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因素推动下,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不断发展,市场规模持续扩容,由2019年的3.29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.39万亿元,为色谱仪行业发展带来了可观的增量空间。

  在政策支持和助力、下游行业发展拉动增量空间等因素推动下,我国色谱仪市场规模持续扩容,由2019年的92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46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.24%。此外,受益于海关采购需求释放、《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》等设备更新等政策的催化,在2024年我国色谱仪招标量大幅增长。数据显示,2024 年我国色谱仪月中标数量和中标金额均实现同比“12连涨”,全年累计中标数量达到1872套,同比增长252.54%;中标金额达到9.29亿元,同比增长255.68%。

  我国色谱仪行业起步较晚,技术积累相对薄弱。本土企业在技术研发、生产制造、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。因此,长期以来其市场竞争格局都被赛默飞(美国)、岛津(日本)、安捷伦(美国)等国外企业占据,国产替代空间广阔。同时我国色谱仪企业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,高端产品供给不足,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,进口替代空间广阔。

  从进出口来看,2022年我国色谱仪出口量超过进口量;但自2023年起,其进口量又超过出口量,且进出口量均呈现下滑态势,2023年分别降至18181台和15725台,同比分别下降26.11%和10.42%。

  我国进口的色谱仪多为高端产品,附加值高,而出口多为中低端产品。附加值相对低。这也使得其出口均价始终是进口均价的3倍以上。数据显示,近年来我国色谱仪进口均价维持在24万元/台以上,2024年约为27.45万元/台。而其出口均价不超过10万元/台,但在2023年大幅上涨,同比增长124.69%;2024年继续上涨,达到8.11万元/台,同比增长32.58%。

  此外,近年来我国色谱仪行业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,且自2023年起,其贸易逆差额大幅缩小,2024年降至37.16亿元,同比下滑34.94%。